行业焦点

吉利又折腾了个新电车品牌,行业真是越来越挤了


浏览量:19689

“这是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——没有尽头,只有开局;没有方法,只有方向。”
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晚点早知道”(ID:finpost),作者:程潇熠,编辑:龚方毅,36氪经授权发布。


李书福在宣布新纯出任电汽车公司极氪董事长的同一天,卸下了在吉利汽车集团的职务。


3 月 23 日,吉利汽车(HK:00175)宣布与吉利控股集团(含员工跟投平台和用户权益平台)共同投资、成立全新智能纯电汽车公司极氪。其中,吉利汽车持股 51% ,吉利控股集团持股 49% 。新公司计划现金注资20亿元,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、创始人李书福出任极氪董事长,现任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安聪慧任极氪 CEO。


极氪首款车型将于上海车展开启预定,第四季度开始交付。未来五年,极氪计划每年向市场推出至少一款全新产品。


《晚点 LatePost》获悉,几乎在当天的同一时段,吉利汽车集团的内部 OA 系统也发生了变化,李书福卸任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,安聪慧接替,他此前在吉利汽车集团担任总裁兼 CEO 已有 10 年之久。现任 CEO 是一个从未出现在吉利汽车集团对外高管名单中的新面孔——原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兼采购公司总经理淦家阅。


吉利汽车集团是吉利控股集团的子集团。前者几乎包含了除沃尔沃以外的所有吉利乘用车品牌,如吉利、领克、几何、宝腾、路特斯等。后者囊括了吉利的所有业务,如沃尔沃、曹操出行、太力飞车、伦敦电动汽车等。李书福虽卸任董事长,但仍是吉利汽车集团的主要股东。


最新人事调动结合李书福在今年 2 月份万字讲话不难看出吉利内部明确的风向转变——重点投入新能源转型,与跨界巨头“联合革命”。


2015 年吉利第一次提出“蓝色吉利行动”,目标是到2020年,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体销量超 90%。但 2020 年吉利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不到 7 万辆,约占总销量的 5%。


李书福将其归因为“历史时机没有成熟,外部战略条件没有形成。”并重新提出了“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”。在保持原有燃油车业务的同时,双线研发纯电智能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。这一次,李书福没有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的未来销量目标。


能看出来吉利在电气化方面的实际转型动作并不激进。经历了第一个蓝色吉利行动的挫败,李书福复盘后认为,从传统汽车向电动车过渡的进程中存在着不可跨越的动态调整期,这个时期也充满不确定性。即现阶段,传统汽车与电动汽车还能共存相当长的时间。


2020 年财报显示,吉利连续四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,去年总销量超 132 万辆,为集团贡献了 921 亿元营业,55.7 亿元净利润。截止 2020 年末,吉利账面现金共 190 亿元。


吉利面临着和几乎所有传统车企类似的问题。碳中和目标让传统车企有动力进行新能源转型,但新能源汽车业务规模尚小,且增长不及预期,短时间内很难彻底告别传统燃油车业务。


彻底转型的基础是新能源汽车业务形成规模化效应,吉利想到的提速办法是“联合革命”。


手机市场增长遇到天花板,以苹果、小米为代表的手机厂商以及依附于手机生态及供应链的企业如百度、富士康开始下场造车。从零开始搭建汽车制造工厂及销售网络显然会拖慢进度,对于跨界造车玩家来说,最好的选择是找车企代工。


去年 9 月,吉利发布了第一代纯电动架构平台 SEA 浩瀚,愿意开放平台给传统供应商、科技公司、个人用户等进行定制化开发,现在已与百度、富士康、FF 达成合作。一位吉利中层告诉《晚点 LatePost》,淦家阅担任吉利汽车集团 CEO 与吉利和这三家公司的合作有关。


吉利自身还存在的转型难点是,如何在维持现有广泛业务的同时投入研发,完成新能源转型。吉利在汽车之外还有飞行汽车(太力飞车)、航天卫星(时空道宇)、高铁(国铁吉讯)等科技项目,单独一项对研发投入都有很高的要求。以卫星为例,一颗卫星的造价一般在几百万美元到十几亿美元不等。


吉利去年公布的回 A 二次上市申请显示,计划募资 200 亿元,用户新车型产品研发、前瞻技术研发及流动资金补充等。去年 9 月,吉利的科创板 IPO 审核状态已变更为“已受理”,至今仍未在 A 股正式上市。吉利在 2020 年报中披露,回归科创板进展以官方批复为准。


多元化经营在企业成长期是帮助企业看起来又大又好的传统做法。但如果控制不好投入和产出,也会给企业带去大麻烦。


李书福把这一轮汽车产业革命比作是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,没有尽头,只有开局;没有方法,只有方向。但容易被人忽略的是,赛程中及时为自己减负也至关重要。